“2021年我国餐饮行业营收增速放缓,全国餐饮收入合计46895亿元,增长18.6%;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434亿元,同比增长23.5%。”近日,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在解读《2022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时表示。该《报告》由中国饭店协会联合新华网发布,包括餐饮行业统计年报、餐饮业领跑者企业领跑者指数、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分析、上市公司分析、餐饮企业家信心指数分析及优秀经营案例选集六大部分。《报告》显示,2021年,中国内地31个省(区、市)正餐业发展指数均呈现增长态势,营业额和门店数均同比上升。火锅业和茶饮业总体呈现增长态势,烧烤业规模增长明显。相比于其他业态,快餐业增长趋势较为缓和。特别是预制菜作为新兴起的产业,目前存在大量配套标准缺位的情况。在倡导各行各业标准化发展的背景下,不久的将来,预制菜产业或将迎来“标准潮”。
据介绍,2021年全国餐饮行业发展得到一定恢复,但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反复与多点散发的影响,全年餐饮收入增速放缓,尚未完全回到疫情前水平。其中,1—3月因疫情形势总体平稳,各地有序恢复堂食经营,全国餐饮业收入增势明显,并在3月迎来全年增速高峰。而自4月开始,受疫情影响,餐饮业正常运营受到一定冲击,营业收入增速因此放缓。
不过,门店和品牌扩张速度相比2020年有所提升。《报告》显示,2021年我国餐饮业经营环境整体平稳,门店和品牌扩张速度比去年有所提升;行业继续发挥稳岗促就业的关键作用;供应链紧张情况促使企业加快中央厨房与种养殖基地的建设。
由于2021年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和经营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受访企业的整体门店数量比去年有所提升,门店布局和扩张速度回升。有56.8%的受访企业明确说,门店数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。
《报告》显示,调研企业中拥有50家以下门店的企业最多,占比50.3%;拥有50—99家和500家以上门店的企业占比14.7%,并列第二;拥有100—199家门店的企业占比8%,位列第三。
值得一提的是,疫情及突变的国际局势加重了供应链紧张情况,诸多餐饮企业意识到打造自有供应体系的重要性。《报告》显示,调研企业中拥有种养殖基地的企业占比约27.8%,同比增加6.2个百分点。
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本次参加调研的企业共计169家,涉及门店数5万余家,涉及品牌总数800余个。其中,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占比约86%,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占比约69%。
《报告》指出,调研企业中选择布局内地一线%,布局内地三线%,布局港澳台地区的比例为3.0%,布局海外或别的地方的比例为7.7%。
《报告》的调研结果为,调研企业以“街边”为主要布局选择,布局选择比例为61%;商场、购物中心布局比例为55%;社区布局比例为32.5%;企业、机关内部布局比例为22.5%;旅游景区布局比例为15.4%;其他地点布局比例为5.3%。
在调研企业中,各主营业态大致占比情况分布:正餐企业占比27.8%,火锅企业占比24.3%,团餐企业占比18.9%,快餐小吃类企业占比16.6%,日料、西餐和烧烤企业占比11.8%,其他业态企业占比0.6%。
《报告》特别提到,预制菜消费加速升温。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,预制菜销量大增,成为宅家、露营年轻群体的新宠。目前除了传统的预制菜企业之外,有不少大型餐饮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产业。
《报告》认为,我国预制菜发展处于初期阶段,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根据业内数据估算,未来10年预制菜有7000亿元的市场,渗透率或达15%—20%,是非常有前景的蓝海市场。但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,由于预制菜产业缺乏明确且统一的定义,相应监管和生产标准缺位,预制菜产品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。此外,预制菜产品多元、物料复杂,也对企业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出挑战。对此,有关专家表示,预制菜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品牌化发展,应加快国家标准建设。目前,许多业内人士也在呼吁预制菜相关标准的出台。
《报告》还显示,在整个餐饮行业,针对烹饪流程、服务流程、菜品制作、餐厨用具和新职业、新业态等精细项目都需要强化标准制定工作,完善相关标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预制菜、外卖产业的火爆,成为餐饮业标准化发展的“催化剂”。餐饮业即将迎来标准化发展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在倡导数字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,餐饮数字化服务在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。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《2020—2021中国外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》显示:2020年,在线%;在线%。在数字经济发展和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,在线外卖市场的体量和规模仍在持续增长,而关于外卖的纠纷和问题也不断涌现。
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对于餐饮业而言,除了积极使用低碳环保的设备用具外,减少食品浪费同样可以为绿色发展做出较大贡献。
据中国饭店协会不完全统计,2021年关于餐饮供应链方面的投融资事件占比近20%,且融资金额普遍在千万级、亿元级甚至更高,足见供应链产业备受行业关注。
另据本年度餐饮报告调研数据显示,关注供应链发展的企业占比近六成,位居关注度第二位。这与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密不可分。预制菜的物料复杂、产品多元,对于运输储藏要求高,对于供应链需求也相应较高。
市场加速下沉要求企业要在延长供应链的纵深两个方面发力,以支持下沉市场的扩张需求。
疫情中的餐饮业如履薄冰,一条完备、顺畅和安全的供应链如同雪地行车时的“防滑链”,为企业保驾护航。
“成本”或是影响企业发展前途的首要因素。调研中,多数受访企业明确表示,“食材、人力、租金等成本变化因素”对于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信心影响最大,其次分别是“宏观经济”和“疫情”因素。
企业希望落实“降费”和“用工”两大方面。调研设置了13个法律法规方面可能影响未来餐饮行业发展信心的因素。调研结果显示,“租金减免”诉求最为突出,占比为66.27%,其次分别是“保障企业用工(稳岗支持、社保减免返还、培训支持、员工防护补贴等)”和“税费减免”,占比分别为63.91%和63.31%。
上述结果表明,纾困政策在一线落地仍然有待加强,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制度,如政策落地考核指标、政策落地巡回检查组等,切实保障企业享受到纾困政策的红利。
何谓“跨界发展”?广州酒家、同庆楼、旺顺阁等正餐企业涉足预制菜领域、老字号“狗不理”卖西式咖啡,被称为“软跨界”,指餐饮企业在主营业态之外开辟新道路。
另一种“硬跨界”,指非餐饮企业加入餐饮赛道,如中国邮政开咖啡店、“朴新教育”计划开连锁快餐厅等。
中国饭店协会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未来餐饮业不是传统吃喝那么简单,更可能是餐饮服务的基本功能+主题文化+消费体验的平台型行业,跨界合作、跨界发展将成为通行做法,这将带动餐饮行业的新一轮转型。
在疫情常态化、预制菜和茶饮等新餐饮业态火爆的大背景下,或将有更多的企业投身餐饮业跨界发展大潮。
该负责人认为,那些资本雄厚、规模庞大的头部企业,在跨界伊始就拥有在品牌、资源等方面的优势,而其在跨界领域方面的“空白”也很快就能被弥补,甚至超过一些本领域企业,这也将加剧餐饮行业的竞争,加速行业洗牌。
要说冬季什么最能抚慰“吃货”的心,街头香喷喷的烤红薯一定榜上有名。 不过,烤红薯的“兄弟”——蒸红薯的待遇似乎就差一些,不少人觉得后者不如前者好吃。最近,“烤红薯为什么比蒸红薯更美味”的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。那么,烤红薯比蒸红薯更香甜的...
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。”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人们常说的“四时八节”之一,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。 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古人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。冬至如何测定?为什...